分道扬镳[ fēn dào yáng biāo ]

基本释义

[ fēn dào yáng biāo ]

比喻因志向或目标不同而各奔前程。[反]殊途同归。

详细释义

分道扬镳 [fēn dào yáng biāo]

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第二军总司令李烈钧,亦向广西进发,~,为国效力去了。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九回

出 处

《北史·河间公齐传》:“(元志)为洛阳令;不避强御;与御史中尉李彪争路;俱入见;面陈得失。……孝文曰:‘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及出;与彪折尺量道;各取其半。”

例 句

一场误会后,这两个昔日好友终于~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各奔前程
风流云散
各行其是
各自为政
各谋其政
各持己见
背道而驰
劳燕分飞
南辕北辙
分路扬镳
一拍两散
另请高明
各行其事
人妖殊途
互不相干

反义词

志同道合
并驾齐驱
济济一堂
如胶如漆
连镳并驾
步调一致
如胶似漆
白头偕老
并肩前进
道同志合
打成一片
连镳并轸
精诚团结
珠联璧合
萍水相逢
携手共进
秦晋之好

典 故

出处:《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传》高祖曰:“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道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释义:“扬镳”,举鞭驱马前进。分路前进,比喻各奔前程,各干各的事。故事:在南北朝的时候,北魏有一个名叫元齐的人,他很有才能,屡建功勋。皇帝非常敬重他,封他为河间公。元齐有一个儿子叫元志。他聪慧过人,饱读诗书,是一个有才华但又很骄傲的年轻人。孝文帝很赏识他,任命他为洛阳令。不久以后,孝文帝采取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议,从山西平城搬迁到洛阳建都。这样一来,洛阳令成了“京兆尹”。在洛阳,元志仗着自己的才能,对朝廷中某些学问不高的达官贵族,往往表示轻视。有一次,元志出外游玩,正巧李彪的马车从对面飞快地驶来。照理,元志官职比李彪小,应该给李彪让路,但他一向看不起李彪,偏不让路。李彪见他这样目中无人,当众责问元志:“我是御史中尉,官职比你大多了,你为什么不给我让路?”元志并不买李彪的帐,说:“我是洛阳的地方官,你在我眼中,不过是洛阳的一个住户,哪里有地方官给住户让路的道理呢?”他们两个互不相让,争吵起来了。于是他们来到孝文帝那里评理。李彪说,他是“御史中尉”,洛阳的一个地方官怎敢同他对抗,居然不肯让道。元志说,他是国都所在地的长官,住在洛阳的人都编他主管的户籍里,他怎么同普通的地方官一样向一个御史中尉让道?孝文帝听他们的争论,觉得各有各的道理,不能训斥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便笑着说:“洛阳是我的京城。我听了,感到你们各有各的道理。我认为你们可以分开走,各走各的,不就行吗?”

百科释义

分道扬镳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或者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词库大全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ck.net/c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