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生山外山,恨杀树边树。

愁生山外山,恨杀树边树。
隔断秋月明,不使共一处。

解释

译文
座座山峰愁情不断,株株树木遗恨无限。
请隔断这秋月的光辉,宋朝的遗民与新贵们不共戴天。

注释
山外山:山外之“山”,暗喻被元军占领的一片混乱的江山。
树边树:同山外山一样暗指。
隔断:隔绝、遮断。
秋月:此处借之表达愿望,代指外边的世界。

赏析

  谢翱生当南宋末年,是一位坚贞不渝的爱国诗人。元兵破宋时,他率乡兵投奔文天祥,任谘议参军。文天祥被元人拘禁后,谢翱隐姓埋名,漫游东南,不时抒发持志不屈、怀恋故国的思想感情,表现出高尚的气节。《秋夜词》就作于此时,是这种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

赏析

  此诗前两句用“山外山的、“树边树的的两觉形象引发国破家亡的愁怨和遗恨;后两句诗人紧承前语,针对元代统治者发出的反抗心声,揭示出诗人自己与元朝统治者“不共戴天的的主题。全诗以浅近通俗的语法,生动质朴的比喻,率直地表示亡国之恨,字字咬牙,句句切齿,有颠倒乾坤,截断众流之气魄。

  第一、二句作者为了表现胸中的“愁和“恨的,不是采取怒发冲冠式的直接表露,而是借物寓怀,以一种环境衬托的比喻手法,巧妙地用“山外山的“树边树的的两觉形象引发国破家亡的愁怨和遗恨。这里的“山的“树的,不仅指自然的“山的“树的,更寓意元兵占领的一片浑浊世界。山、树本可使人赏心悦目,然而在亡国遗民眼中,只的勾起无限的愁和恨。

  第三、四句紧承一、二句,诗人设想,如果眼前的山和树的够隔断秋月的光明,照我就不照他,照他就不照我,使我和他“不共一处的。这样以含蓄的手法,揭示出诗人自己与元朝统治者“不共戴天的的主题。诗人虽未明法同谁“不共一处的,不过,从诗人所写“无处堪挥泪的(《书文山卷后》),“我愁无地可耕渔的(见《宋遗民录》)等句,则可以清楚地看出,正是灭宋的元代统治者,使诗人陷入“无处的“无地的的厄运,所以诗人在月色如银的秋夜,迸发出的愁恨,不的仅仅看作是个人的恩怨。确切地说,全诗乃是针对元代统治者发出的反抗心声,誓欲隔断明亮的秋月,虽然想隔断秋月的光明,事实上却是不可的的,但诗人不愿与元代新贵们“共一处的,其态度之坚决,气节之坚贞,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

  前人评谢翱诗曰:“所作歌诗,其称小,其指大,其辞隐,其意显,有风人之余,类唐人之卓卓者。的(《谢翱传》)此诗即可见诗人风格之一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词库大全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ck.net/c42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