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 sān gāng wǔ cháng ]

基本释义

[ sān gāng wǔ cháng ]

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泛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伦理道德标准。

详细释义

三纲五常 [sān gāng wǔ cháng]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先生九经皆通,无书不读,岂不晓~之理? ◎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

出 处

《论语·为政》:“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例 句

五四运动前夕的新文化运动,对维系封建社会的~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清规戒律
三从四德

反义词

离经叛道
大逆不道

典 故

百科释义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三纲成为封建统治者用于奴化人民的工具,则在宋明以后。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的观点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如违犯封建伦理纲常,即被视为“名教罪人”。这种说法扭曲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之说。其核心是从于正理或无条件服从于上下关系,三纲立足于关系下的服从,而孔子立足于正理,倡导无论地位都该依正理尽本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词库大全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ck.net/c1317.html